-
07月17日 南師大2020年綜合評價錄取面試工作順利開展
-
07月17日 南京師范大學智慧旅游團隊助力江蘇智慧文旅平臺上線運行
-
07月17日 檔案館創新舉措主動做好疫情期間檔案利用工作
-
07月17日 我校召開2020年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擴大)夏季會議
-
07月17日 學校校園總體規劃修編工作順利完成
-
07月17日 我校開展暑假前安全檢查工作
-
07月17日 我校舉行校黨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
-
7月17日
14:30
【學術預告】從全球視角看創新
化行樓226
-
5月29日
19:00
【敬文講壇預告】云岡石窟蘊含的民族融合
線上直播間
-
4月-6月
10:00
-
1月13日
16:00
【學術預告】基于等?離子體顯微鏡技術的納米生物傳感研究
化行樓224
-
1月14日
15:00
【學術預告】摻雜對提升鋰硫電池正極性能的研究
化育樓302
-
生命科學學院韓管助課題組在逆轉錄病毒基因選配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進化生物學國際著名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影響因子11.062)以“Frequent retroviral gene co-option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vertebrates”為題在線發表了生命科學學院韓管助教授課題組關于逆轉錄病毒基因選配的最新研究進展。逆轉錄病毒需要整合到宿主基因組中來完成自身的復制。當逆轉錄病毒感染宿主生殖細胞時,整合的逆轉錄病毒便會從親代傳到子代,從而形成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廣泛...
-
我校甘志星副教授入選2020年度“江蘇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
7月3日-10日,江蘇省科協公示了2020年度“江蘇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入選名單,我校甘志星副教授入選?!敖K省科協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是省科協貫徹落實《江蘇省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扶持有較強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長而制定的一類青年科技人才資助工程,簡稱“托舉工程”。經由個人申請,各設區市科協、省級學會、高??茀f推薦,評審專家量化評分,省科協黨組會議研究等程序,按照“公開...
-
生科院胡志剛副教授-郭志剛教授課題組揭示DNA修復蛋白調控腫瘤進展新機制
研究表明,DNA修復酶與腫瘤的發生與治療密切相關,細胞內DNA修復酶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在正常細胞內,DNA修復酶幫助細胞抵抗自發或誘導的DNA損傷,維持基因組穩定性,防止基因突變。另一方面,在腫瘤細胞內,DNA修復酶幫助腫瘤細胞抵抗化療藥物的作用,導致化療失效。因此,研究DNA修復酶的功能與調節機制,對于腫瘤基礎研究以及開發新一代抗腫瘤藥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臨床意義。最近,生科院胡志剛-郭志剛課題組以DNA堿基...
-
我校物科院李曉教授在《PNAS》發表研究論文
近日,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李曉教授在電流導致的自旋極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結果以“Out-of-plane carrier spin in 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s under electric current”為題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李曉教授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他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陳鏵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牛謙教授為論文的共同作者。南京師范大學為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當今信息社會,磁性電子元器...
-
生命科學學院韓管助課題組在逆轉錄病毒基因選配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07月16日
近期,進化生物學國際著名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影響因子11.062)以“Frequent retroviral gene co-option during the evolution of vertebrates”為題在線發表了生命科學學院韓管助教授課題組關于逆轉錄病毒基因選配的最新研究進展。逆轉錄病毒需要整合到宿主基因組中來完成自身的復制。當逆轉錄病毒感染宿主生殖細胞時,整合的逆轉錄病毒便會從親代傳到子代,從而形成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內源性逆轉錄病毒廣泛...
-
生科院胡志剛副教授-郭志剛教授課題組揭示DNA修復蛋白調控腫瘤進展新機制
07月10日
研究表明,DNA修復酶與腫瘤的發生與治療密切相關,細胞內DNA修復酶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在正常細胞內,DNA修復酶幫助細胞抵抗自發或誘導的DNA損傷,維持基因組穩定性,防止基因突變。另一方面,在腫瘤細胞內,DNA修復酶幫助腫瘤細胞抵抗化療藥物的作用,導致化療失效。因此,研究DNA修復酶的功能與調節機制,對于腫瘤基礎研究以及開發新一代抗腫瘤藥物,具有重要的理論和臨床意義。最近,生科院胡志剛-郭志剛課題組以DNA堿基...
-
我校物科院李曉教授在《PNAS》發表研究論文
07月10日
近日,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李曉教授在電流導致的自旋極化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結果以“Out-of-plane carrier spin in transition-metal dichalcogenides under electric current”為題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李曉教授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他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陳鏵教授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牛謙教授為論文的共同作者。南京師范大學為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當今信息社會,磁性電子元器...